| 來源:滄州??邓幱冒b有限公司 點擊:354 發(fā)布時間:2012/9/3 7:51:00 |
對于中藥注射劑臨床發(fā)生不良反應的原因,眾多學者研究證明: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與中藥提取工藝、貯存條件、輸液配制過程中不溶性微粒增加、超劑量使用、稀釋劑選擇不當以及合并用藥等因素有關,當然也與患者存在的個體差異有關。針對以上各方面因素,除了病人的個體差異非我們所能控制外,藥品的貯存管理,輸液的配制過程及臨床使用過程中的合理使用情況是我們可控的環(huán)節(jié),同時也成為我們盡量減少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(fā)生誘因的必然途徑。 由于中藥注射劑本身成分的復雜性,pH的改變,任何電解質的加入都是降低注射劑穩(wěn)定性的因素,可能導致其產生渾濁、沉淀、變色或產生氣泡等現象,嚴重影響產品質量,嚴重者產生毒副作用。首都醫(yī)科大學宣武醫(yī)院就曾對40 種靜脈用中藥注射劑與常用輸液進行配伍的穩(wěn)定性分析,結果表明:不合理的配伍如:茵梔黃注射液與0.9%氯化鈉注射液或林格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,并因pH值變化產生大量白點現象等等。復方丹參與右旋糖苷配伍使用可出現嚴重不良反應,并有死亡的報道。因此中藥注射劑一般多選擇用說明書規(guī)定的輸液配制,以盡量減少電解質等其他因素的影響; 同時,中藥注射劑易單獨應用,不宜多種中藥注射劑同時或與西藥注射劑配伍使用,有報道稱:清開靈注射液與諾氟沙星、卡那霉素、小諾霉素、妥布霉素、維生素B6、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配伍均發(fā)生沉淀現象,前者與青霉素聯(lián)合靜脈滴注可引起休克癥狀。因此,除非有足夠的實驗基礎及臨床證據的支持外,中藥注射劑禁止與其它藥物配伍使用。 超劑量使用同樣也是不良反應發(fā)生的潛在因素,中藥注射劑在輸液中量的增大同樣可使輸液不溶性顆粒增多,另更有因超劑量使用而致死的報道:如一例78歲患者,單劑量以5%葡萄糖注射液300ml加復方丹參針24ml靜滴,用藥7分鐘后出現中度熱原反應。而輸液本身細菌內毒素、微粒等指標均符合規(guī)定。可見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使用引起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。 為了有效控制可能引起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/事件誘因的可控階段,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,現將中藥及中藥提取物說明書等相關用藥資料進行匯總,并將總體用藥原則歸納如下: 1、用于稀釋中藥注射劑的輸液應是說明書規(guī)定范圍內的輸液; 以下注射劑只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釋:參附注射液、舒血寧注射液、茵梔黃注射液、紅花注射液、香丹注射液、丹參注射液、丹紅注射液、參麥注射液、生脈注射液、血栓通注射液、甘草酸二銨注射液、異甘草酸鎂注射液。 2、中藥注射劑不宜與其他藥物在同一容器中配置; 目前,臨床有將中藥注射劑與氯化鉀、門冬氨酸鳥氨酸等藥物配伍,均有可能引起中藥注射劑的不穩(wěn)定,不應配伍使用。 3、注意中藥注射劑的用法用量,不宜超劑量使用; 由于超劑量使用可直接導致輸液不溶性微粒增加,使發(fā)生血管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增加,因此須嚴格控制最大單次用量。臨床醫(yī)生在應用中藥注射劑時,請參照以上用藥原則,提高合理用藥水平,降低因不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而致不良事件的發(fā)生率。
![](http://www.batchvoiceleads.com/images/Default_images/menu_t.jpg) | 相關鏈接 related links |
|